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59454
助产士小组护理服务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钟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助产士小组护理服务模式在围产期保健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助产士小组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常规产科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不同产程时间及出血量、产妇负面情绪等。 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422,P<0.01);阴道助产率(2.0%)、剖宫产率(6.0%)、新生儿窒息率(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91、5.316、4.891,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784、6.695、5.292,P<0.05),第三产程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8,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035、9.095,P<0.05)。 结论 助产士小组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缓解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围产期保健;助产士小组;分娩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6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孕妇,更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人性化、个性化医疗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妊娠期和分娩期的负性情绪,增强妊娠分娩的信心。香港“助产士诊所”模式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1]。本研究选择50例孕妇,采用助产士小组护理模式,同期选择50例孕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助产士小组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产科采用助产士小组护理模式的50例产妇为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25.4±2.1)岁;孕周34~41周,平均(36.5±4.2)周;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常规产科护理50名产妇为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24.6±2.3)岁;孕周33~39周,平均(37.3±4.3)周;本研究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身体状况良好,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且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